初冬的南开园,夜凉如水。叶嘉莹先生生前治学的迦陵学舍门口,一束束黄菊花和白菊花,以及象征“平安”的苹果和一幅大写意荷花图,静静地等待着。这一切,都是为了追念这位“诗词的女儿”。11月24日,百岁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,安静地去了。
当晚,南开大学迦陵学舍门前,学生们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,献上寄托哀思的物品,鞠躬志哀,静立寒夜中,默默哀悼:“叶先生,一路走好!”
其中一名学生说:“我虽然没上过叶先生的课,但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了解她很多,当初报考南开大学就是受到叶先生的影响。”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大四学生徐子同,也是诗词爱好者,他表示叶先生在他心中种下了诗词的种子,将继续研读相关经典,把诗词的魅力传达给更多人。
今天起,南开大学开设八里台校区逸夫图书馆作为专门悼念场所,供各界人士、全校师生有组织地悼念。
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2022级学生鲁奕彤和班上同学负责书写挽联。他们表示叶先生给他们的印象是非常坚韧、学识渊博的女性,并会以绘画、书法作品等方式,表达他们的哀思。
叶嘉莹先生南开大学首位博士生迟宝东,深情回忆了与恩师的点点滴滴,并表达了自己将如何通过一系列工作接过先生的未竟事业,传承学术遗产。他表示,叶先生的讲课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,并透露了将推动“聆听系列”和纸质图书的出版工作,高水平地完成这些任务,以不负恩师的期望。
叶嘉莹先生的嫡传弟子张静,讲述了恩师的诗教人生,表达了她的哀思和敬意。张静说:“叶先生点燃了我的心灯,我也希望能不负师恩,把这一点火焰继续传递下去。”
在叶嘉莹先生的一生中,她不仅是古典诗词的研究者,更是其传承者。她通过分享自己对古典诗词的体悟,影响了无数人,成为通向古典诗词的摆渡人。张静说,叶先生就是希望传递人间温情、彰显人性光辉,以诗启智、以诗润心、以诗化人,助力那些迷茫困惑的人,找到人生的方向和意义。
如今,斯人已去,但诗意永存。阅读叶嘉莹先生的作品、传诵她的故事、赓续她的精神、完成她未竟的事业,就是我们对她最好的纪念。倘若叶嘉莹先生在天上知道有这么多人不断被古典诗词点亮人生,一生致力于中华古典诗词传承的她,一定会感到欣慰。